一、事件背景与离职官宣
2025年6月18日,正值"618"电商大促关键期,东方甄选官方账号联合主播顿顿(王若顿)发布声明,宣布其因合约到期不再担任主播,未来将以"荣誉产品推荐官"身份继续合作。顿顿在声明中特别感谢俞敏洪及公司的包容与培养,并引用《人民日报》"三十而已"的倡导,表示在即将30岁时希望"从心"挑战未知领域。这一时间点的选择颇具深意,既避开了大促期间的直接竞争,又借助行业关注度最大化传播效应,折射出直播行业人才流动的策略性考量。
二、职业轨迹:从教师到头部主播的转型之路
顿顿的职业发展堪称新东方系转型的典型样本。2017年,这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学位毕业生加入新东方,2022年随俞敏洪战略转型成为东方甄选首批主播。其崛起路径具有鲜明的知识带货特征——凭借英语绕口令、诗词创作等才艺积累核心粉丝,虽声量不及董宇辉,却在2023年底"小作文风波"后临危受命,将"东方甄选美丽生活"账号从边缘位置做到400万粉丝,单月销售额甚至反超主账号。某品牌总监曾专门索要其直播话术用作培训教材,佐证了其专业能力获得的行业认可。
展开剩余62%三、矛盾焦点:个人发展与机构管控的冲突
顿顿离职的表象是合约到期,实质却反映了直播行业个人IP价值与机构管理之间的深层矛盾。两大关键事件凸显了这种张力:
1. 综艺邀约被拒:2025年2月,顿顿公开透露公司否决其综艺节目参与计划,东方甄选CEO东方小孙回应称需避免"历史风波重演",显然暗指此前董宇辉事件的影响。
2. 管理公开吐槽:2024年6月,顿顿在直播间直接批评公司决策缺乏沟通、公关反应迟缓,导致东方甄选单日掉粉超30万,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。
这些矛盾的核心在于,头部主播的IP价值增长必然带来更大的个人发展诉求,而机构为规避风险往往倾向于加强管控,二者的平衡成为行业普遍难题。
四、行业镜像:直播电商的人才管理困局
顿顿的离职并非孤立事件,此前董宇辉创立"与辉同行"、主播敬文离职追求音乐梦想等案例,共同构成了东方甄选的主播流失现象。这反映出直播行业两个结构性矛盾:
1. 价值分配问题:主播作为核心流量入口,其个人贡献与机构支持如何合理分成;
2. 发展路径局限:当主播IP达到一定量级后,传统的"带货-分成"模式难以满足其多元化发展需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顿顿选择以"产品推荐官"身份保持合作,这种"半脱离"模式可能为行业提供新思路——既保留商业关联,又给予个人发展空间。
五、未来启示:平衡术与新生态的构建
顿顿事件对直播电商行业的启示是多维度的:
1. 对机构而言,需建立更灵活的主播成长体系,如股权激励、子品牌孵化等,将主播从"打工人"转变为"合伙人";
2. 对主播而言,需在个人IP塑造与机构资源依赖间找到平衡点;
3. 对行业而言,这可能预示着"后直播时代"的人才流动新常态——深度合作而非绝对隶属将成为主流关系。
正如顿顿在声明中所言:"涓涓不塞,视为长河;源源不断,是为奋斗"。在直播电商进入精耕期的当下,如何构建既能培育人才又不束缚创新的生态环境,将成为平台与主播共同面临的长期课题。顿顿的"三十而立"选择,或许正是这种新生态的一个开端。
发布于:吉林省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