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盘棋,下得让人直挠头——说的是华阳股份9月10日这天的表现。
看起来像是个普通的交易日,出乎意料里藏着点门道。
股价从高点又往下溜,收盘踩在6.97元,下挫1.83%,差点没把小散整自闭。
数据不会骗人,全天汇总近2个亿的成交额,28万多手换手,信仰和焦虑都被狠狠搅进了一锅粥。
但问题就在这表面上的波澜不惊里——到底是谁在背后说了“不玩儿了”?资金到底是流了,还是被“溜”了?换句话说,这钱都是谁的,是“聪明钱”在躲猫猫,还是“韭菜”还在死磕?这背后的门道,不扒拉几下,还真就看不明白。
翻开资金流水账,主力、游资、散户,三方你方唱罢我登场,真有点像职场宫斗剧。
主力账户里流出了105万,乍一看也就冰山一角,反正不到整单成交额的零头(0.54%)。
但游资那股风,直接“呼啦”跑出了1175万,6%的成交额,别说小数点了,光“零头”都比主力的总额大多了。
散户像打鸡血,净流入1280.5万——合着人家“上头”跑了,“小白”埋头捡筹?
你说离不离谱?这“资金三国杀”表面上各怀鬼胎,实际上却反映了一个老掉牙的悬念:究竟是谁在下车,是谁还觉得“这趟车还能加油上路”?那是“庄家”跑路,还是散户“接盘”再造神话?
细数前五天的数据,貌似每一天都有人演技大爆发。
融资那边的账单一亮,买进2159万,看着像是有人还在给自己壮胆。
但翻过一页,融资偿还居然到了2836万,净偿还高达676万,明面上是“我还贷你放心”,但背后是一场先买后卖的“反悔戏码”。
另外再看看融券,卖出5.3万股,还回来9千股,余量攒到了110万股,余额将近770万。
咱们不吹不黑,融券跟做空联系紧密,意思就是说,有股民不光不看好,还加码往下赌。
合起来一折腾,融资融券余额倒还不丢人,7.64个亿挂账,算是盘子还算厚实。
别着急,说到这儿估计有眼尖的哥们就皱眉:真有那么悬吗?
看似动静不大,但股价这一回调,配合着资金离场的“脚底抹油”,总让人咂摸出些剧情。
一边融资偿还的比买入还猛,另一边券商就在撇手做空,这种“齐心协力”啊,感觉就是默认没啥利好,或者说有人先断粮跑路。
你想啊,没有“利好炸弹”砸下来,谁还肯当傻子横冲直撞?
难怪当天7家券商的评级里,买入有6票,增持只混了1张,别看“整体积极”,真正敢说“往上冲”的,怕也是心里没底。
就拿机构目标均价8.37来看,现在跌成6.97,怎么说都还差个不小的空间。
但问题来了,几家机构敢打包票?还是说,后边总还有一股“无形之手”在悄悄调盘?
说好的主营业务——煤炭、电力、太阳能、光伏还有飞轮储能,平时看着热闹,怎么突然就“熄火”了?
复盘2025年中报,摆出来一串数字透着瑟瑟发抖的寒意。
主营收入下滑到112.4亿,同比降了将近8%,净利润砍了39.7%,只有7.83个亿进了口袋。
扣非净利润更是跌了32%多,可别以为Q2会反弹——才1.86亿,跌幅直接过半,接近57%,跟坐滑梯一样滑得流畅。
说挣钱没有以前容易,这不算啥,关键是“重要指标”没有拉回正增长——毛利率还能撑住33%,但高负债率(53.8%),加上2.6亿的财务费用,压力其实可真不小。
投资收益2833万,杯水车薪。
这里要插一句,华阳股份的“身份牌”倒是够花哨,煤炭起家,新能源发力,物流租赁紧随其后,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,全靠多领域堆积拓宽护城河。
但护城河挖宽了,水却自个儿流干了些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面面俱到,难免捉襟见肘”?咱不是唱衰,可数据摆在这儿,故事就有了几分悬疑味道。
另一个槽点来了,机构评级怎么一致口风都喊“看多”?
话说回来,评金股这事,向来带点“事后诸葛亮”属性。
华阳股份还能吸引7家券商关注,大概率是奔着新能源、资源整合这些方向捧的场。
但年中财报扑面而来,主营、净利都在掉头向下,大家表面喊着你行你行,脚下大概率还是凉凉哒。
愿景很诱人,现实却打脸——不怕你笑话,股价跌破7块的今天,8块多的目标价怎么看都像“精神寄托”。
技术层面再剖下去,资金流既然成了“散户接力”,主力和游资转身闪人,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一波短线心态的博弈。
大机构不进场,流动性被小单撑着,“存量死守、增量失血”这个局面,真不是一句“市场信心”就能解释。
再看成交量,28万手背后是无数账户拼死一搏,你买我卖,渴望一夜暴富,却常常“满地鸡毛”。
特别像那些年追涨杀跌的投资者,踩着“主力”后脚飞奔上车,最后被套牢在高岗上唱“凉凉”。
不过,别急着下结论,企业转型阵痛,行业调整剧烈,这种单日波动也许只是海面上的浪花。
但如果资金流向不是偶发,而是持续性的“主力撤,游资溜,散户接盘”,那“接力棒”传着传着,迟早得出点幺蛾子。
说实话,哪怕上市公司自吹多元化转型、科技创新“云里雾里”炫技,最终拼的还是硬核盈利。
中报净利润腰斩,行业低迷周期,股价难免被“拍在沙滩上”。
毕竟市场不会和情怀讲道理——能挣钱,才是爷。
顺着这条线再聊,有人要质问:机构都在“唱多”,你们这些评论是不是太“丧”?
嘘,投机圈的行话:“券商报告看多才有交易,报告全唱空那才是暴风雨前夜。”
评级“看多”不代表没有风险,一旦出现持续性的主力撤资信号,哪怕皮球被不停拍来回,总有落地的时候。
现在的盘面看,游资走人,融资还款潮,融券余额上升,主力只是象征性留个“脚印”,大有点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味道。
要捡漏的散户反思下,你对“8.37”这个数字是真信还是表面壮胆呢?
至于主营业务那一摊子,煤炭、电力、光伏,听起来炫酷,但市场风向这玩意说变就变。
从新经济到传统产业,从政策红利到周期陷阱,听得见的掌声和看不见的潜流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企业想要翻身,靠一把新能源的火,是救命稻草,还是烧钱陷阱?说白了,这场仗才刚开始。
主力真撤了,小散还冲进去凑热闹,图的只能是自己侥幸的那点心理。
拉回到9月10日,表面一池春水,底下涌流此起彼伏。
资金流转,动作不大,定格在乏善可陈之间,却又预示着后续的波澜。
主力“点到为止”,游资“见好就收”,小散“愈挫愈勇”,到底是哪一方才是最后的赢家?
短线拼命腾挪,长线焦头烂额,没有人能拍胸脯“稳稳赚”。
“别人贪婪我恐惧,别人恐惧我贪婪”,可巴菲特老爷子的金句,多少成了交易室里的口头禅,真到了自个儿割肉时,那个痛谁能忘。
回看整个盘面,从换手到资金再到融资融券,看似水波不兴,其实处处透着复杂的信号。
行业转型、业绩承压、短线投机与长期信仰,搅和在一起无法轻易解局。
华阳股份这盘棋,还没到买定离手的阶段,后市变数多多,“工资别随意拿来赌命”这句话,还是得念叨两遍。
你怎么看,主力和散户到底谁会笑到最后?
你身边有“非理性买入”的故事吗?
等你来“弹幕”,讲讲你的股市血泪史!
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。
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