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岁生日刚过那会儿,我成了家里的"玻璃人"。那天蹲在阳台捡个摔碎的花盆,腰眼儿猛地一疼,直起身就不敢动了——到医院一拍片,医生说腰椎有点裂了,得躺俩礼拜。没过仨月,下楼时踩空一级台阶,脚踝肿得跟发面馒头似的,老伴急得直骂我"走路不看道",可我知道,是骨头不顶用了。
拿着检查单找医生,人家指着单子上的曲线说:"你这骨头的结实程度,比同龄人差一大截,快到警戒线了。"开了钙片和维生素D,嘱咐我多补补。我听话得很,牛奶从每天一盒加到两盒,钙片雷打不动早晚各一片,豆腐、虾皮顿顿不缺。可一年后复查,医生瞅着单子直摇头:"就涨了一丁点儿,跟没补似的。"
那段时间我特憋屈,总觉得自己要成废人了。老伴变着法儿做补钙菜,炖排骨汤时把骨头敲碎了炖,说这样钙能炖出来;闺女网购了进口钙片,说比国产的管用。可我照样不敢弯腰系鞋带,提桶水都得憋着气慢慢挪,夜里翻身稍快点,腰就丝丝拉拉地疼。
直到那天碰上小区里遛弯的张大姐,她看我走路直挺挺的,拉着我说:"你这不是缺钙,是骨头不会'存钙'。"她给我看她的复查单,三年前跟我情况差不多,现在各项指标都合格。"光往嘴里塞钙没用,得让骨头自己'抓得住',就得靠俩字:动和吃,配合着来。"
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试了,没想到这俩"笨办法",真把我从"玻璃人"的队伍里拽了出来。
先说"动"这回事。早先我以为养骨头就得躺着歇着,张大姐听了直笑:"骨头跟小孩似的,得给点劲儿才长结实。"她教我的第一个动作是"靠墙踮脚":后背贴紧墙,脚分开跟肩膀一般宽,慢慢把脚跟抬起来,再慢悠悠放下,膝盖别打弯。
头回试的时候,我抬到第五下就晃得像踩棉花,小腿肚子酸得直抽抽。老伴在旁边瞅着,说我"跟刚学走路似的"。我咬着牙每天练,从20下加到50下,俩月后加到100下,现在站着踮十分钟都稳当。你别说,这动作看着简单,踮的时候能明显觉出脚脖子、小腿骨头在使劲,练了仨月,走路脚底下都带劲了,踩在不平的路上也不晃悠。
再就是"举矿泉水瓶"。坐着的时候,俩手各拎瓶500毫升的矿泉水,慢慢举过头顶,再慢慢放下来,每天来三组,一组15次。刚开始举到肩膀就没劲了,胳膊抖得跟筛糠似的,老伴还打趣我"这瓶水比你孙女还沉"。我没气馁,举不动就先举半瓶,慢慢加到满瓶。大概四个月的时候,早上晾被子,胳膊一扬就把被单抖开了,换以前得老伴搭把手才行。后来才琢磨过来,这动作不光练胳膊,腰杆子也得跟着使劲,难怪腰酸的毛病轻多了。
每周我还会爬两回楼梯。家住在三楼,以前总乘电梯,现在特意绕到单元楼后面的消防楼梯,一次爬三四层,慢慢走,不着急。刚开始爬两层就得歇口气,膝盖还咯吱响,现在爬个七层八层,脸不红气不喘。有回碰到同楼的老李,他说"你这爬楼的劲儿,比我四十岁时都足",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。
再说"吃"的门道。以前光知道瞎补钙,张大姐点醒我:"得给钙搭个'运输车',不然补再多也白搭。"她教我磨芝麻核桃粉,把黑芝麻和核桃放锅里炒得香香的,放凉了搁料理机里打成粉,每天早上舀一勺拌在粥里,或者撒在蒸蛋上。
头回磨的时候没掌握好火候,核桃炒糊了,一股子焦味儿,老伴捏着鼻子说"跟喂兔子似的"。后来慢慢摸索出窍门,小火慢炒,闻到香味就得关火,磨出来的粉又香又细。现在我家早餐桌上总摆着这罐子粉,有时候老伴泡牛奶也会舀一勺,说"比买的芝麻糊强"。
还有个不用花钱的招——晒太阳。医生以前也说过晒太阳好,可我总怕晒黑,要么隔着玻璃晒,要么抹着防晒霜出去。张大姐笑我"白费劲":"太阳得直接晒在皮肤上才管用,上午十点前,晒手背和后脖子,十五分钟就行,别中暑。"
现在我每天早上七点多搬个小马扎,坐在楼下的树底下晒太阳。阳光暖暖地洒在手上,后脖子也烘得热乎乎的,有时候眯着眼能打个小盹。晒完了浑身舒坦,比在家待着闷得慌强多了。
最关键是得给骨头"减减负"。以前我口味重,炒菜放盐跟不要钱似的,顿顿离不开咸菜;夏天冰箱里总囤着可乐,一天能喝两罐。张大姐说这些东西会"偷"骨头里的钙,让我赶紧停。
刚开始是真难受,炒的菜没味儿,吃饭跟嚼蜡似的;看见邻居喝可乐,馋得直咽唾沫。老伴心疼我,把家里的盐罐换成了小瓷勺,说"一天就两勺,多了不给";闺女给我买了鲜榨果汁,说"比可乐解渴"。慢慢也就习惯了,现在再尝咸菜,觉得齁得慌,可乐闻着也一股怪味儿。
就这么又动又吃地折腾了两年,上个月去复查,医生盯着片子愣了半天:"你这骨头的结实程度,比两年前强太多了,完全达标!"我当时眼泪差点下来,攥着单子一路小跑回家,进门就跟老伴喊:"你看!咱的骨头不脆了!"
现在的我,早不是那个碰不得的"玻璃人"。早上拎着菜篮子去早市,十斤重的土豆茄子往胳膊上一挎,溜达半小时不费劲;前阵子儿子搬家,我蹲在地上整理纸箱,弯腰起身来回十几趟,腰眼儿啥感觉没有。老伴看着我利索的样,总说"这哪像五十多岁的人,比我这老胳膊老腿强多了"。
其实骨头这东西,真不娇气。你别总想着靠药片"喂"结实它,每天给它添点小压力,帮它把该留的营养留住,它就会慢慢给你回应。就像我现在,拎着菜走过小区花园,看着晒太阳的老伙计们,总忍不住说:"别光坐着啦,起来动一动,骨头硬朗了,日子才舒坦呐。"
给咱这些上了年纪的朋友,总结个实在攻略,照着做不难:
【动得对:给骨头加点"小压力"】
1. 靠墙踮脚:后背贴墙,脚与肩同宽,慢慢踮脚跟再落下,每天100次。膝盖不好也能做,刚开始累就少做点,慢慢加量。
2. 举矿泉水瓶:坐着时双手各握一瓶500ml矿泉水,举过头顶再放下,每天3组,每组15次。胳膊没劲就先举半瓶,别逞强。
3. 爬楼梯:每周2次,找不高的楼梯,一次爬3-4层,慢慢走不用快。膝盖不舒服就少爬两层,别硬撑。
【吃得准:帮骨头"存住钙"】
1. 芝麻核桃粉:黑芝麻和核桃各一半,炒香磨成粉,每天一勺拌粥、拌酸奶,比光吃钙片实在。
2. 晒够太阳:上午10点前,晒手背、后脖子,15分钟就行,别隔着玻璃,不用涂防晒霜(注意别晒中暑)。
3. 嘴别太"重":每天盐别超两小勺,少喝碳酸饮料、浓咖啡,这些东西容易让骨头里的钙跑掉。
重要声明:以上内容是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分享,仅作为日常习惯参考。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,具体还得结合自身状况调整,有不适及时找专业人士看看。
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