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块钱的停车费,能让机场的空气多出几分火药味。
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凌晨五点,乘客王明靠在行李箱上,定睛观看手机上的订单金额——除了“起步价18元”、“远途附加5元”,下面还赫然出现了“停车费5元”。司机刚拉开车门,王明第一句话就是:“这停车费,怎么算的?”司机不疾不徐:“就挂在订单里。机场进场,收钱,平台说了,谁用谁交。”王明心里默念了一下时间,他比预定时间还提前了三分钟到达,司机也没等他,停车场里风还没等停,钱已经掏出来了。
问题来了,这钱应该谁付?是乘客,司机,平台,还是机场?每个人都有一串账单,掏的每一分钱,都怕被莫名其妙地“冲洗”一遍——你以为是服务费,可能是成本转嫁;你以为是明码标价,可能是灰色区间。机场停车费,正好像一台验钞机,过一遍,免不了多出几张“疑问大票”。
作为一名看惯了“证据链”的人,我先摆个事实:网约车产生的机场停车费,既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归属,也没有定死流程。但现实中,它成了司机和乘客之间的“地下谈判”。司机嫌单价低,乘客嫌费用多,平台嫌场面乱,机场嫌钱来得慢—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“苦”。这苦,正像押在订单明细里的黑体字,专门让人多想几秒。
司机这一边,坦率地说,很多人跑车并不是为了见识世界,而是为了挣车钱。网约车平台单价一路下陷,司机很少能挣到“靠谱”的利润。如果停车费定在司机头上,一单赔五块,连送个熟人都懒得跑。西安的杨师傅就说:以前车费高,停车费都司机负担;现在一公里不到两块,单价低到“起步费还不够油”,停车费再让司机交,他宁愿“抽条”——不给乘客添加停车费,不走专用通道,提前沟通引导乘客走社会车道,能省点是一点。
乘客这一边,更多是一种“消费心理”。座上已付订单,忽然跳出来个停车费,大家自然质疑:“我是准点到的,为什么要我补这笔钱?”如果让司机等了十多分钟,心里还有点底气。可是刚一落地就上车,钱还要全额掏,怎么都觉得不值。甚至有乘客明确表示:“司机加钱收停车费还没提前沟通,就是违约。”
平台的角色就更像“高台跳水”裁判员,一方面随时在调整规则,一方面不愿置身于是非中。滴滴在上海明说“停车费由司机承担”,在西安、厦门则没有明示;高德干脆“聚合多家服务商”,收费规则一锅乱炖。司机王师傅坦言:有的平台直接把停车费揉进起步价,有的则靠司机和乘客私下“谈判”,有的则“明面管住,暗地放任”——这钱到底算谁的,很多时候全靠“勇气与默契”。
回到法律与专业判定。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说:“停车费用分担问题首先是乘客与平台之间的问题。”法律的精神是有约定皆可,现实却往往变成“谁最不想掏,谁就得多辩解”。如果司机因为平台的分配机制自掏腰包,不仅赔钱,甚至会影响司机群体的服务意愿;但让乘客在“莫名其妙”中加钱,也容易引发投诉或纠纷。机场那边说“没有明确规定”,最后往往就是大家“自行商量”,谁不服气就去投诉,谁投诉就“象征性退款”。平台、机场、司机,一圈下来,像是在玩大家来找茬。
复杂之处恰恰在于“时间与空间”。假设乘客因为晚点让司机额外等待,停车费让乘客掏,似乎合理;但如果司机只是“例行排队”,费用就该平台补贴。有人说在虹桥机场“充10分钟电免费停1小时”,实际情况是光电费都能把人劝退——免费机会没用完就得补钱,免费机会用完平台又不给补贴。不是规章不清,是规章变成了解读游戏,大家各自有一套算盘。
有的机场好心给出优惠,如厦门北站半小时免费进出五次,超出再收钱。但万一遇到“高峰期”,优惠卡赶不上排队的速度,司机和乘客都只能认命。至于“收费政策”是否公平,只有在夜晚抵达T4却要掏钱的乘客心里才能明白。网约车也许是在为机场疏导人流,但钱还是一点没少收。
说到底,这几年平台和机场之间的“合作关系”还没磨合顺溜。深圳大学老师建议平台与机场统一联动,一起买单搭台,把成本合理分摊——但现实中,大家说得多,做得少。平台时而增加高峰期费用,时而揉进起步价,时而干脆让司机跟乘客自行JBP(“就地博弈”)。“你多等两分钟,停车费你全掏。”——这是平台的算法逻辑,但司机和乘客的内心往往还是“能省就省,谁都不傻”。
做这一行久了,我已经见惯了“三角拉锯战”。司机、乘客、平台,每一方都不想当“冤大头”,但每一单都少不了分账算计。司机尴尬,乘客委屈,平台冷漠,机场淡定。偶尔还冒出点“幽默小插曲”:有司机为了省停车费,建议乘客“绕道楼下花坛边上上车”,上了车第一句话是“没省下钱,倒是多踩了几步。”也有人在社交平台吐槽:“机场停车三分钟收三块,是怕我们把飞机停下?”这种笑话听多了,也能锻炼人对生活的耐心。
无解的是,下一个订单,司机还是会问:“停车费您掏吗?”乘客也会问:“为什么要我掏?”平台则还在设计新规则,机场依旧不改旧收费。换作是你,会在订单金额一栏里,自动点支付,还是会思考一下:这三五块钱,是不是顺理成章就该付?还是说,你会和司机当面聊聊,互相体谅一下各自的苦,而不是让“停车费”决定了你们的距离?
钱不多,但背后牵扯的,是行业的流程透明、服务公平、责任界定。一碗粥的钱,在机场多添了几分“程序难题”。你觉得,网约车的停车费,究竟该谁来买单?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
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