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杏仁七白饮】杏仁润肺止咳、银耳滋阴润燥、茯苓利水渗湿、铁棍山药健脾益胃、玉竹养阴生津、百合清心安神、桃仁活血化瘀、芡实益肾固精、枸杞滋补肝肾、白芷祛风除湿、甘草调和诸药!助养肺健脾、滋阴养颜、宁心安神!如果您特别注重肌肤保养,其中的杏仁、百合润肺,肺主皮毛,有助于养肺;银耳、玉竹可滋阴,为肌肤补充水分,使皮肤润泽;茯苓、白芷等有祛湿解毒作用,减少皮肤湿气问题,长期饮用可让皮肤细腻光滑、焕发光彩。
中医讲“五液各有所主”,汗、涕、泪、涎、唾,分别对应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肾。如果身体缺水,可不是光喝水就能解决的事,得看是哪一脏“干渴”了。
心液不足的人,人会心烦、失眠、健忘,严重时还会心悸、口干,甚至舌头生疮。《黄帝内经》说“心主神明”,心液不足,神就不安,晚上睡不着觉,白天魂不守舍,舌头老是干巴巴的,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心气通于舌,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。”舌头干得尝不出味儿,说明心在“喊渴”。
脾液不足呢,嘴巴干得像沙漠,喝完水没多久又干了。脾主运化,是管水谷精微的运输大队长,脾液不足,津液上不了口,嘴巴自然干。这类人还容易食欲差、疲倦乏力、大便不成形。
肺液不足,鼻干、皮肤干,风吹一下像纸一样脆。肺主皮毛,肺阴虚则津液不布,皮肤干裂、鼻子干痒,甚至干咳无痰。《伤寒论》讲:“肺燥津伤,虚热内生。”这不是“干”玩笑。
肝液不足,眼睛干涩、视力模糊,看东西像蒙了层纱。肝开窍于目,肝血不足,眼睛就没“油水”。还可能情绪烦躁、头晕目眩。
肾液不足,嗓子干、腰膝酸软,夜尿还多。肾为水之下源,肾阴虚则五液皆枯,津液不能上承,口干咽燥,晚上还得爬起来上厕所。
调理上,可参考经典方剂。比如养心阴用天王补心丹加减:生地黄6g、玄参5g、麦冬5g、酸枣仁3g、柏子仁3g;健脾生津用参苓白术散加味:党参5g、白术5g、茯苓5g、山药6g、麦冬3g;滋肾填精可用左归丸化裁:熟地黄6g、山茱萸3g、枸杞子3g、龟板胶3g(烊化)。
记住,身体缺水,不是光补水,还得“修管道”,调脏腑。五脏津液足了,人才水灵灵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