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,台积电、力成科技等半导体厂商加速推进面板级扇出封装(FOPLP)技术研发,试产良率突破90%,标志着这一新型封装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。该技术通过将传统圆形晶圆替换为矩形面板,使材料利用率从57%提升至87%,单位成本显著降低,被视为应对AI算力需求激增的重要解决方案。
技术革新:从晶圆到面板的跨越
FOPLP技术采用600×600毫米甚至更大尺寸的玻璃或金属基板,单批次封装芯片数量较12英寸晶圆提升5倍以上。台积电研发的CoPoS方案瞄准英伟达、AMD的高性能GPU需求,通过穿玻璃通孔(TGV)技术优化散热与信号传输,其专属产线已实现小规模试产。力成科技部署新一代激光与点胶设备后,良率达90%,计划2026年提升至95%以上。
产业进展:多领域应用加速落地
目前,群创光电、力成科技已率先将FOPLP用于电源管理芯片(PMIC)、射频芯片等中小型器件封装。群创3.5代产线一期产能被恩智浦、意法半导体等客户预订一空,二期扩产计划于年内启动。台积电原定2027年量产的时间表有望提前,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已规划引入该技术,服务苹果、AMD等客户的先进制程需求。
应用前景:AI与汽车电子双驱动
随着5G、自动驾驶及AI技术发展,FOPLP因高密度互连特性成为关键技术。一辆新能源汽车中66%的扇出封装将采用该技术,而AI GPU的复杂集成需求更将推动其市场扩张。据Yole预测,2027年FOPLP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美元,2030年占扇出封装市场份额30%以上。
挑战与展望:量产瓶颈待突破
尽管试产良率达标,FOPLP仍面临大尺寸面板翘曲控制、设备投入成本高等挑战。以610×457毫米面板为例,需将24小时变形量压缩至200微米以内,同时满足<1微米的芯片定位精度。业内人士指出,该技术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台积电CoWoS,但将成为异构集成的重要补充方案。
从试产到量产,FOPLP技术的突破不仅是半导体封装工艺的革新,更是应对摩尔定律放缓的战略选择。随着供应链完善与成本优化,这一技术或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,为AI时代的算力需求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